正确使用尿素,勿走误区
来源:
|
作者:proe3cd70e9
|
发布时间: 2018-11-01
|
659 次浏览
|
分享到:
尿素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于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危害小,是目前大量的化学氮肥。在一定条件下,以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尿素。有湖北庄园肥业为您提供
尿素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于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危害小,是目前大量的化学氮肥。在一定条件下,以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尿素。有湖北庄园肥业为您提供
尿素氮含量高,施用后效果明显,无副作用,可作为基肥、追肥,也可作为根外追肥,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时间是不正确的,但如果应用方法的应用是不合适的,将导致其利用率明显下降,严重时利用率仅为10% ~ 20%。种植者花费金钱和浪费时间,但他们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损害农作物肥害。因此,正确、科学地应用尿素是必要的。
1平衡施肥
尿素是一种纯氮肥料,不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因此,在土壤试验和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平衡施用氮、磷、钾是必要的。首先,在地下施用全磷、钾肥和部分(约30%)氮肥。和其余70%的氮肥(尿素)可以用作肥料应用,包括作物肥料效率的关键时期,大时期追施氮肥60%,约10%后表面处治。只有氮、磷、钾肥合理组合,科学施用,才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2适期追施
在农业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春季以后,农民利用浇灌绿色水的机会向麦田喷洒或冲洗尿素,在玉米苗期,农民在雨前向田间喷洒尿素,大白菜苗期施用尿素,苗期番茄浇水时施用尿素。虽然施用了尿素,但这是一种浪费(氨挥发,尿素颗粒随水流失),还导致养分过度生长,小麦和玉米迟倒伏,西红柿“吹花”。严重的现象,如大白菜包在心脏和延迟发生。
上的每个作物吸收氮、磷和钾,有一定的关键时期(即。植物吸收特别敏感,某些元素)。在此期间,肥料缺乏(氮、磷、钾),作物产量下降,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施用足够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不能逆转。此外,还有一个较大的效率周期,即肥料作物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肥料作物的使用效率更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在作物营养关键时期和提高作物效率的关键时期,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才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
做化肥尿素,应该是氮产量的关键时期,最大效率期追施前1周。不同作物的临界期和有效期需要区别对待和合理应用。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氮素需要量的关键阶段为分蘖期和穗分化期,棉花在芽期和铃期。拔节孕穗期小麦,分蘖至拔节期水稻,大口铃期玉米,果实期番茄,莲花期甘蓝,芽期向日葵,开花期大豆等。
3适时追肥
氨基脲作为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土壤胶体吸附,反过来,被作物吸收,这个过程需要6 ~ 7天,这里的尿素是第一个土壤水分融化,慢慢转化为碳酸铵后,因此,尿素做肥料的应用批发肥料应该是氮的关键时期作物和肥料效率日期前1星期左右应用到更大的,不是太早或太迟。
4深施覆土
施用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尿素的损失,造成水分损失、氨挥发等氮素损失、肥料浪费、劳动力浪费,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尿素的利用率。
正确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麦、番茄、卷心菜等作物上,必须从作物中挖出150~20 cm深的洞,然后在土壤覆盖严格的作物上施肥。当土壤不太干时,7天后浇水。当土壤干旱确实需要浇水时,应轻轻浇水一次,不得进行水淹,以防止尿素因水而流失。肥料对水稻,应该使用广播,保持土壤湿润之后,不是水,后7天内被土壤吸附融化,完全可以把num 1时间,那么空气沐浴在5 ~ 6天。
5叶面喷施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的伤害较小,适宜在根外追肥,可与作物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相结合。但应选择双缩脲含量小于2%的尿素,以防止叶片损伤。不同作物的追肥浓度各不相同。适当的喷洒时间下午4点后,小如蒸腾,叶气孔逐渐开放,有利于更好的作物对尿素水溶液吸收。